癡呆癥是一種慢性或進行性綜合征,會導致認知功能的惡化速度超過生物衰老速度,同時伴隨著記憶、思維、理解和語言等能力的支離破碎,是一個具有高經濟和社會負擔的全球健康問題。 全球約有5000萬癡呆癥病例,每年新增約有1000萬例,在中國,有上千萬患者,位居全球第一。盡管科學界投入了許多精力,但目前仍然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案來預防或治愈。 早期的研究顯示,休閑活動與各種健康益處相關,例如降低癌癥風險、減少心房顫動、以及提升幸福感。然而,休閑活動在預防癡呆癥中的作用,存在相互矛盾的證據。 2022年8月10日,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研究人員在" Neurology "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" Leisure Activities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: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"的研究論文。 該研究表明,參加日常休閑活動,可降低癡呆風險,如認知活動、身體活動和社交活動等。 認知活動主要包括智力活動,如閱讀、寫作消遣、看電視、聽廣播、玩游戲或樂器、制作工藝品等;體育活動包括步行、跑步、游泳、騎自行車、使用健身器材、瑜伽和跳舞;社交活動包括上課、參加社交俱樂部、志愿服務、探親訪友等。 在該研究中,研究人員薈萃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38項研究的回顧,共納入2154818沒有癡呆癥的人,參與者被跟蹤至少三年。通過問卷形式收集了參與者的休閑活動信息,休閑活動被定義為人們為了享受或幸福而從事的活動,分為精神活動、身體活動和社會活動。 在研究期間,有74700人患上了癡呆癥,2848人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,1423人患上了血管性癡呆。 總體而言,研究發現,休閑活動與降低患癡呆癥的風險有關,不從事休閑活動的人相比,從事休閑活動的人患全因癡呆癥的風險低17%。 休閑活動與全因癡呆關系 對不同類別的活動分類來看,研究發現,參加認知活動的人患全因癡呆癥的風險降低了23%,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患全因癡呆癥的風險降低了17%,參加社交活動的人患全因癡呆癥的風險降低了7%。 不同類型活動與全因癡呆、阿爾茨海默和血管性癡呆關系 此外,研究還發現,參加身體活動、認知活動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分別降低13%、34%。然而,參加體育活動的人與降低血管性癡呆相關,降低33%。 研究人員表示,這項薈萃分析表明,活躍是有益的,有很多活動很容易融入日常生活,可能對大腦有益。未來的研究應該包括更大的樣本量和更長的隨訪時間,以揭示休閑活動與癡呆癥之間的更多聯系。 綜上,研究薈萃分析了38項有關認知活動、體育活動和社交活動與癡呆風險的研究,超200萬人分析顯示,日常休閑活動可能會降低患癡呆癥的風險。 (責任編輯:泉水) |